已知A、E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B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A能在酸性高锰酸钾的条件下生成E; C是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由A可以转变为有机物B、C、D、E、F(A、B、D、E碳原子数相等)。转变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2) E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3) 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D
② B→C
(4) A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知1molA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1367kJ热量,则在相同条件下,1molA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________1367kJ(填“>”、“=”或“<”)。
(5) 在可逆反应当中,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若100克A和120克E反应生成了88克F,则F的产率是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6)下列关于A、B、C、D、E、F六种物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具有固定的元素组成,因而有固定的熔沸点
B.C中有不饱和键,所以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取等物质的量的B和C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
D.由B生成C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
E. 分别燃烧1molA和B生成CO2和H2O的耗氧气量,其中A和B耗氧量相等
F.在 A+E→ F转变中,有含氧的小分子生成,小分子的氧原子来至于A
(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主族![]()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① |
② |
③ |
|||||
3 |
⑤ |
⑥ |
⑦ |
⑧ |
||||
4 |
⑨ |
④ |
⑩ |
(1)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元素的
质与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④元素与⑦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4)①、②、⑥、⑦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5)③元素与⑩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6)设计实验方案:比较⑦与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请将方案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 ![]() ![]() ![]() ![]() ![]() |
(9分)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1)请从下表中实验现象(Ⅱ)(填A、B、C……)中选出与方案(I)(填1、2、3……)对应的实验现象,填入答案(Ⅲ)中。
实验方案(I) |
实验现象(Ⅱ)![]() |
答案(III) |
|
实验方案I |
实验现象II |
||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 ![]() |
A浮与水面,剧烈反应,放出气体,![]() ![]() |
1 |
|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 ![]() |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 ![]() |
2 |
|
3.钠与滴有酚酞的冷水反应![]() |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 ![]() |
3 |
|
4.镁带与2mol/L的盐酸![]() ![]() |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 ![]() |
4 |
|
5铝条与2mol/L的盐酸![]() |
E.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继而沉淀![]() ![]() |
5 |
|
6.向![]() ![]() ![]() ![]() |
F.生成淡黄色沉淀![]() |
6 |
(2)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了同周期元素的符号,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溶液、
溶液、盐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
(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
,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若不能,后两空不填)
(3)设计一种以铁和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及电池
的正负。)
下列五种物质中,①Ar②③
⑤
,只存在共价键的是,只存在离子键的是,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不存在化学键的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①甲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 ②乙烯使溴水褪色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苯与液溴反应 ⑤乙醇与乙酸酯化 ⑥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