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备注:①目前,美国城镇化率超过82%,德国城镇化率高达96%。②图表二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
材料二:当前,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广东某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大城,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这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缜化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实施名镇名村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2年已经启动,同时,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一和图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图表一和图表二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该市应如何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10分)
材料一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材料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经济后面故事更精彩。
材料一图1我国GDP增长情况
图2 我国财政收支情况
材料二2013年3月新一届中央政府就任以后,出台了众多改革举措。
改革举措(部分) |
|
1 |
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同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 |
2 |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注册登记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 |
3 |
截至10月12日,国务院已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决定,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 |
材料三经济的升级,也是生态环境的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诞生记
1989年12月 |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 |
1995年到 2011年 |
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
2011年1月 至9月 |
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 见,并分别赴湖南等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 |
2012年8月至 2013年10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 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 |
(1)说明图1、图2和材料二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改革措施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
2013年1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阐述“改革永无止境”的道理。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行政审批项目调整、取消进展情况
进 展 |
2002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7年 |
2010年 |
2012年 |
2013年 |
取消或下放(项) |
789 |
488 |
470 |
128 |
184 |
314 |
255 |
注:至2013年10月,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仍有1700余项,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未来5年内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近600项。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注:目前我国政府主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策指导价,两者约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5%以内。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不同经济成分利润(亿元)及增长情况(%)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集体企业增长 |
股份制企业 |
外资企业 |
私营企业 |
|
2010年 |
11924/49.4 |
689/34.6 |
21100/49.4 |
11131/46.3 |
10420/49.4 |
2011年 |
14989/15 |
882/34.0 |
31651/31.2 |
14038/10.6 |
16620/46 |
2012年 |
14163/5.1 |
819/7.5 |
32867/7.2 |
12688/-4.1 |
18172/20.0 |
注:未来将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1)简要分析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各自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应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简政放权和鼓励各类经济成分平等发展的理由。
(3)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当如何转变“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低人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是中国经济竞争制胜的比较优势,竞相比拼优惠政策机构投资注定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利器。由此,我们实现了“中国制造”的崛起,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但这一格局不可能恒久不变,根据韩国等国的发展经验,低成本导向的加工贸易在一个地区的黄金发展周期,一般只有20年。如今,跨国公司的低端环节产能开始迁移转向更低成本的地区,高耗能、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制造”加快转型、再造优势迫在眉睫。
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制造”焕发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