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O3)2可用于生产绿色烟花、绿色信号弹、炸药等。某生产BaCO3、BaSO4的化工厂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Ba(FeO2)2等],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晶体(不含结晶水),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
②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提纯原理: 。
(2)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 (填序号),中和I使溶液中的 (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小。
| A.BaCl2 | B.Ba(OH)2 | C.Ba(NO3)2 | D.BaCO3 |
(4)最后的废渣中除原有的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5)测定所得Ba(NO3)2晶体的纯度:准确称取m1g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m2g,则该晶体纯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已知Ba(NO3)2、BaSO4的式量分别为261、23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1)若配制大约1 mol·L-1叫的溶液100 mL,所给仪器只有托盘天平、量筒、带刻度的烧杯、玻璃棒,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字母序号)。
| A.氢氧化钠固体 | B.浓硫酸(98%) | C.浓盐酸(37%) | D.浓硝酸(63%) |
(2)下图是某学生在配制0.10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100 mL时,将第一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内的操作。
该步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是(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
.
(3)若配制(2)中溶液时,该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则与计算量一致吗?为什么?
.
(4)现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0.0 mI。0.100 mol·L-1盼碳酸钠溶液,注入锥形瓶中滴加甲基橙试剂2~3滴,此时溶液呈色。然后将待测稀盐酸注入洁净、干燥的滴定管内,记下滴定管内稀盐酸的初始刻度读数,接着开始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当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突变成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此时消耗盐酸体积为21.36 mI。,则待测盐酸的浓度为mol·L-1。
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是现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电一次.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生成CO32-.
(1)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甲醇在极发生反应(填“正”或“负”),电池中放电过程中溶液pH将(填“下降”、“上升”或“不变”);若有16克甲醇蒸汽被完全氧化产生电能,并利用该过程中释放的电能电解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假设能量利用率为80%。则将产生标准状况下氧气L。
(3)最近,又有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汽。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完全)。以丁烷代表汽油。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4)放电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离子的移动方向是向 极移动(填“正”或“负”)。
Al-Mg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分别构成原电池A、B。如下图所示: 
指出各池中的负极材料并写出其电极方程式。
①负极材料:
A池,B池。
②电极反应式:
A池:正极,负极。
B池:正极,负极。
③从构成原电池的几个组成部分来看,判断原电池的负极,除了要考虑金属的活泼性外,还要考虑
化合物KxFe(C2O4)y·3H2O(Fe为+3价)是一种光敏材料,实验室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并测定这种材料的组成。
Ⅰ.制备
K2C2O4
FeCl3
⑴结晶时应将溶液用冰水冷却并在黑暗处等待晶体的析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Ⅱ.组成测定
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和稀H2SO4,将C2O42-转化为H2C2O4后用0.1000 mol·L-1KMnO4溶液滴定,当消耗KMnO4溶液24.00mL时恰好完全反应;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恰好将Fe3+完全转化为Fe2+,用KMnO4溶液继续滴定,当Fe2+完全氧化时,用去KMnO4溶液4.00mL。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 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
MnO4-+5Fe2++8H+=Mn2++5Fe3++4H2O
⑶配制100mL 0.1000 mol·L-1KMnO4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锥形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两个滴定中,终点时溶液颜色为________色,且30 秒内不变色。
⑷该化合物KxFe(C2O4)y·3H2O中,x=_______。
对少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学放大”反应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先用Br2将试样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盐,然后加入过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萃取率为100%)。分区水层后,用肼(即联氨H2N—NH2)的水溶液将I2反萃取至水层中(H2NNH2+2I2=4I-+N2+4H+),在用过量的Br2氧化,除去剩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2+2S2O32-=S4O62-+2I-),求得I-的含量。
(1)上述过程中有一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在题中未给出,请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2)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说明经上述步骤后试样中1molI-可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若在测定时,准确移取25.00mL含KI的试液,终点时耗用20.06mL0.100mol/L Na2S2O3溶液,请计算试液中KI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