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自然》杂志报道了治疗癌症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依据的原理是:癌细胞会吸收正常细胞无法吸收的某些有毒物质,因此可用有毒分子杀死癌细胞。研究者发现,控制合成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基因是将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的必要充足条件,即MCT1是3-BrPA的一个生物标记物,由此借助3-BrPA来杀死某些癌细胞,因此细胞MCT1的表达水平与3-BrPA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关联性,没 有MCT1的癌细胞将不会对3-BrPA治疗产生反应。
说明:图示 3-BrPA作用癌细胞机理(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表格中数据是研究者用3-BrPA对正常细胞和4种癌细胞进行死亡率实验得到的数据 。
⑴.从图12中可以推断MCT1可能是
A.受体 B.载体 C.抗原 D.抗体
⑵.从图中可以推断3-BrPA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呼吸的 阶段(填具体名称),从而使癌细胞无法正常代谢而死亡。
⑶.表中各细胞死亡率不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⑷.从材料中获得信息可以推断
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其对3-BrPA的敏感性最强
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其具有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基因
C.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基因表达的场所是细胞的核糖体
D.细胞MCT1表达水平越高,其对于3-BrPA的敏感性越强
材料2 研究者测定癌细胞3的细胞周期。方法: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癌细胞3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得相应变化,如下表
取样时间(小时) |
对应变化 |
0 |
细胞核开始被标记 |
3 |
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 |
5 |
细胞X着丝粒开始分裂 |
6 |
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15 |
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 |
78 |
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 |
⑸.癌细胞3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 h。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高分子物质是 。
⑹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原因 。
以下是小麦的几种育种方法,图中涉及的小麦两种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回答:
A.高秆白粒小麦×矮秆红粒小麦→Fl→ F2→稳定遗传的矮秆白粒小麦
B.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染锈病小麦→Fl→花粉→a→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
(1)A组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育种方法所产生的a是 倍体。与A组育种方法相比,B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组中,由Fl到F2,育种工作者采用的方法是 。B组a代表的个体通常
具有的特点是 。
(4)C组的育种方法中①过程采取的方法是 。三倍体上结出的西瓜
没有种子的原因 。
(5)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
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以揭示生命和各种遗传现象的奥秘。图中A、B表示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请回答问题:
(1)从染色体形态和组成来看,表示女性的染色体是图_____________,男性的染色体组成可以
写成_____________。
(2)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
(3)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请将该染色体在A、B图上用笔圈出。唐氏
综合征是图中21号染色体为_____________条所致。
(4)建立人类基因组图谱需要分析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序列。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
因位于__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5)已知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10000,若Ⅲ-2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生育一个患甲
病子女的概率约为_______________。
(6)婚姻法规定,应禁止___________结婚,以降低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请回答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豌豆是进行遗传实验的理想材料,现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中所用两亲本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基因型依次为 。 。
(2)亲代绿色圆粒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 ,该配子产生过程遵循
定律。
(3)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4)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 ,重组类型占总数的 。
(5)子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 。
观赏植物藏报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异花传粉。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AA和Aa为红花,基因型aa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型AA、Aa也为白花。试回答:
(1)根据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对藏报春花的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________。
(2)现有一株开白花的藏报春,如何判断它的基因型?
①在人工控制的20℃~25℃温度条件下种植藏报春,选取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甲。
②在________,去除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亲本乙)的雄蕊,并套纸袋。
③待亲本乙的雌蕊成熟后,__________________,并套袋。
④收取亲本乙所结的种子,并在________温度下种植,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果预期:若杂交后代都开白花,则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杂交后代_______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若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