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t=0时刻波形图,已知在tˊ=0.25s时刻,x =1.5m处的质点P第一次出现波谷,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质点P的位移为10cm |
B.该波波速为6m/s |
C.在tˊ时刻,x =2m处的质点L沿+y方向运动 |
D.x =4m处的质点N的振动方程为y= —20sin5πt(cm) |
某人用50N的恒力F,通过动滑轮把重物拉上斜面,如图所示,用力方向始终与斜面成600角。将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1.0m,他所做的功
A.25J | B.50J |
C.75J |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做的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
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没发生位移 |
C.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说物体克服阻力做了功 |
D.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功 |
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
是否存在W∝v2、W∝v3、W∝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 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 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是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 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 |
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 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
B.为简便起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
C.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
D.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G.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与小车相连、足够长且穿过打点计时器的一条纸带上的间距明显不均匀,右端间距小,左端间距大,下面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左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斜度太大 |
B.若右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斜度太大 |
C.若左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小车有一定的初速度,实验前忘记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
D.若右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小车运动前忘记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