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是一种浅绿色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溶于乙醇。某实验小组利用镀锌铁片来制备硫酸亚铁铵的过程如下:
(1)加入盐酸是为了除去锌镀层,判断锌镀层已被除去的现象是 。
(2)A物质可以是 (选填序号)。
a.CuCl2 b.CuO c.Cu(NO3)2 d.CuSO4
加入少量A物质的目的是 。
(3)操作Ⅱ的名称为 。
(4)采用晾干而不用加热烘干晶体的原因是 。
(5)工业上常用K2Cr2O7溶液测定硫酸亚铁铵的纯度,反应中Cr2O72—被还原成Cr3+。
写出硫酸亚铁铵溶液与酸性K2Cr2O7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实验题(本题共10分)
(1)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水⑧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2)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B)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C)倒置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D)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G)静置,分层(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H)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
②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H)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③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④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
A.热裂汽油 B.苯 C.酒精 D.正庚烷
(共17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该过程的现象为:。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灼烧、、称量。
(5)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g。
(6)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③滴定到终点时的现象描述为 ________________
(共14分)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各Cl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容器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容器加热,两个容器中的现象分别为:BD
(3)装置C的作用是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说明)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共12分)
(1)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mA(g)+nB(g)pC(g)+qD(S)△H<0如图某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用数值表示):。
②若充入A,K值(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不变);正反应速率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③若体积为10升的密闭容器中,500℃、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在0~1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B)=
(2)对于某可逆反应:A(g)+B(g)2C(g) △H<0。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填空:
①写出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用文字表达);
②t4时改交的条件可能是(用编号表示,多选扣分)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升高温度
E.增大A的浓度
实验室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甲醇合成实验:CO(g)+2H2(g) CH3OH(g)。将lmolCO和2molH2通人容器中,分别恒温在300℃和500℃反应,每隔一定时间测得容器中甲醇的浓度如下:(表中数据单位:mol·L—1)
10min |
20min |
30min |
40min |
50min |
60min |
|
300℃ |
0.40 |
0.60 |
0.75 |
0.84 |
0.90 |
0.90 |
500℃ |
0.60 |
0.75 |
0.78 |
0.80 |
0.80 |
0.80 |
①300℃时反应开始10分钟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500℃时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___。
③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填字母)。
a.c(H2)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