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部宪法颁布前广泛地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材料二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这部宪法指什么宪法?颁布于哪一年?该部宪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2)材料二提出的这条基本路线被称为什么路线?
(3)在哪次重要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1年,中东地区发生了称为“中东之春”的民主运动。西方势力乘机兴风作浪,持续空袭利比亚。在这一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这里的古代著名建筑一个和著名法典。
(2)世界三大宗教中有两个在中东地区创立,请写出这两个宗教的名称。阿拉伯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举出古代阿拉伯人把东方文化传至西方的一个事例。
(3)二战后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石油是怎样成为重要战略资源的?
(4)中东和平之路曲折反复,步履维艰,请你写一条建议。

20世纪以来,大国历史发展呈现出道路选择、严重对峙与相互合作等多种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道路选择】
依据下列表述,写出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1)描述一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二1933年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了改造。
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合作】
纵观20世纪中期以来的大国关系,合作是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等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3)美、苏等国建立的战争同盟是什么,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严重对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了称霸世界,美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走向了对抗,甚至出现了局部战争,造成了世界长期的动荡与不安。
(4)美国对苏联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5)综上所述,你认为造成国家间分合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又将如何发展?

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出许多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皇太极,改号清,顺治迁都北京城,康雍乾,祖孙三,退外寇,平内乱,行改革,成效显,百年盛世美名传,文字狱,逞凶残,海关闭,交流难。”  ——清朝皇帝史迹歌
(1)材料一中“封建国家”指什么?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哪一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
(3)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世祖忽必烈为加强对其辽阔疆域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诗歌中提到了清朝前期实行的两项对后世产生不良影响的制度是什么?
(5)概括指出上述封建帝王所采取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进行谈判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为了有效地进行该项运动,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此项运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国家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3)材料三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4)材料三指的是什么政策?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5)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