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铝、锂、钴的电子废料中,铝以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3O4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该废料中回收Co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液A的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钴渣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可以浸出钴离子,则浸出钴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
(3)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离子,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离子的主要原因: 。
(4)加入NaF的反应为:Li++F-LiF↓,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5)加入30%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6)在空气中锻烧CoCO3生成Co3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100 ℃时纯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6 mol·L-1,则此时KW= ,c(OH-)= ;25 ℃时的c(H+)=10-2 mol·L-1的硫酸溶液和c(H+)=10-1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均升高到100 ℃,H+浓度分别是多少?
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
酸 |
电离方程式 |
电离平衡常数K |
CH3COOH |
CH3COOH![]() |
1.76×10-5 |
H2CO3 |
H2CO3![]() HCO3— ![]() |
K1=4.4×10-7 K2=4.7×10-11 |
H2S |
H2S![]() HS- ![]() |
K1=1.3×10-7 K2=7.1×10-15 |
H3PO4 |
H3PO4![]() H2PO4— ![]() HPO42— ![]() |
K1=7.1×10-3 K2=6.3×10-8 K3=4.2×10-13 |
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升高时,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
。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成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K1、K2、K3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此规律是 ,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 。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
(2)A、B、C三点溶液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的同时溶液的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 ;② ;③ 。
(4)经实验测得C点处:c(CH3COOH)="0.1" mol·L-1,c(CH3COO-)="0.01" mol·L-1,则该条件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
(1)下列物质:①石墨 ②三氧化硫 ③液态氯化氢 ④氯气 ⑤熔融的硫酸钾 ⑥食盐晶体 ⑦硫酸溶液 ⑧乙醇 ⑨冰醋酸 ⑩NH3·H2O,其中能够导电的是 ,强电解质是 ,弱电解质是 ,非电解质是 。
(2)H2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
①向H2S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时,电离平衡向 移动,c(H+) ,c(S2-) 。
②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电离平衡向 移动,c(H+) ,c(S2-) 。
③若将H2S溶液加热至沸腾,c(H2S) 。
④若要增大H2S溶液中c(S2-),最好加入 。
有A、B、C、D四个反应:
反应 |
A |
B |
C |
D |
ΔH/(kJ·mol-1) |
10.5 |
1.80 |
-126 |
-11.7 |
ΔS/(J·mol-1·K-1) |
30.0 |
-113.0 |
84.0 |
-105.0 |
则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 ℃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在温度低于 ℃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