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燃烧的条件 铁钉生锈的条件 证明CO 2与NaOH反应 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主题是“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
(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与未来密切相关的物质:A.甲烷;B.酒精;C.石油;D.氢气.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氢能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经过加热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石蜡等
(2)下列是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A.干冰;B.液液氮;C.碘化银(AgI).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①属于单质的是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
③属于盐的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溶液的配置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1)配置1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再右盘添加.最后添加氢氧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存储: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放到指定的地方.
(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①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步加入10mL水中,知道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蒸发 D.称量精盐

②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室在B装置中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 D(填编号)装置;在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出移开, 在桌上.
(3)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10℃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应溶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观察、分析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t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烧杯甲盛放的是___________溶液。
(3)状态三时,烧杯___________中溶剂水的质量相对较小。

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化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____________,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