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珍爱生命,反对战争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苦难岁月】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人的一块“界碑”?
材料二下图反映的是某条约的签订场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签订的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危害?
材料三……近代以后,由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中日两国经历了一段惨痛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歪曲。
——2015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的重要讲话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时间、名称)。面对当今日本某些领导人掩盖歪曲历史的行径,请举出一例日军在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驳斥。
【珍爱和平】
材料四如下图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日本首相是?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对中国外交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5.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中国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需要,应始终不渝坚持走什么样的道路?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追求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民主政治,世界潮流】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节选自英国《权利法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于哪一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材料二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战争主要的领导者。依据1787年宪法,美国掌握立法权的应该是哪一机构?
【华夏共和,深入人心】
材料三如下图

3.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右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又被称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文化是经济、政治发展的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而生生不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系统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知识的重要著作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这种潮流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3)在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4)它是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同时也迈出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此学府的名称是什么?
(5)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和对人性的赞美,这体现了什么思潮?
(6)有位艺术家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7)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学说是什么?

合作与冲突、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的常态,追求合作与和平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成立为国民大革命奠定基础,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它”指什么?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3)抗战时期为保卫北平、天津而牺牲的国民党29军副军长是谁?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4)二战前夕,西方大国以图自保,推行“牺牲弱小,纵容侵略”的政策。该政策被称为什么?
(5)二战中,不同性质、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什么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6)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冷战的本质是什么?
(7)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影响世界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对外交往伴随着历史发展的始终,历史因交往而跌宕起伏、异彩纷呈。
材料一


图2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跨洲铁路的修筑,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1500年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族之间有了直接联系、相互沟通。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整体。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
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交通领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所示路线的开创者是谁?当时政府设置什么机构使它保持畅通?
图2所示路线“④”是谁开辟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3)有人说,从1500年开始,人类的历史才能称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