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对以上两段材料中的“民主”解读最恰当的是

A.两则材料中“民主”内涵有相似之处
B.两则材料中的“民主”有本质的不同
C.前者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D.后者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理念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在1988年6月22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1992年南方谈话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实现了与国民党再度合作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C.放弃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