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氨”的新方法研究。目前合成氨技术原理为:N2(g) +3H2(g) 2NH3(g)+92.4 kJ/mol673K,30MPa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和点e处的n (N2)相同
D.773K,30MPa 下,反应至t2时刻达到平衡,则n(NH3)比图中e点的值大
(2)在容积为2.0 L恒容得密闭容器中充入0.80 mol N2(g)和1.60 mol H2(g),673K、30MPa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该条件下,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值为:___。
(3)K值越大,表明反应达到平衡时(    )。
A. H2的转化率一定越高    B.NH3的产量一定越大
C.正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D.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4)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解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阳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则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1) 氢氧化铜溶于盐酸(写出离子方程式)
(2)NaHSO4溶于水(写出电离方程式)
(3)CO32+2H+=CO2↑+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6分)有以下物质(请根据题意填序号)

A.Na B.Cl2 C.FeCl3溶液 D.稀硫酸 E、硫酸 F、CaCO3

G、 CaOH、NaOH I、蔗糖 J、HClK、盐酸
(1)属于电解质的是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方程式2分,(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某地有一池塘,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后来,由于化工厂将大量污水排入池塘中,使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平衡角度看,池塘这种变化说明了
(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经检验,污水中含有0.012mol/L的游离溴,可用亚硫酸钠除去污水中的溴,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4)处理10L这种污水需加入0.05mol/L的亚硫酸钠升才能将溴全部除去。
(5)要使池塘恢复本来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首先要恢复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1)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中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2)糖类可分为。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属
(3)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污染
指数

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污染
指数
首要
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II
济南
76
TSP
II
天津
82
TSP
II
武汉
83
NOx
II
哈尔滨
96
TSP
II
重庆
98
SOx
II
上海
74
NOx
II
长沙
61
TSP
II
注:TSP——空气中的飘尘

①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A.改善燃煤质量,限制高硫煤炭的开采B.禁止用煤作燃料
C.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②汽车尾气(含有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 mol的CO和0.3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1) 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mol/(L·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 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②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③ 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
(3) 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2 mol的CO2和0.2 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_____mol/L。
(4) 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请结合(1)中的计算结果回答,如果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向方向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