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A、B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及花瓣中色素合成的控制过程。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和d,T和t)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M
亲代:蓝花(甲)×白花(乙)

F1 :        紫花
↓
F2 :      紫花 蓝花 白花
9 : 3 : 4
白色素
↓酶1   基因D
蓝色素
↓酶2   基因T
紫色素
A
B

 
(1)图A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若让图A中的F2蓝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2分)
(2)与F1相比,F2中d基因频率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仅通过图A中的杂交和自交,若白花植株更易被天敌捕食,此因素       (填“会”或“不会”)导致种群t基因频率下降。
(3)在F2植株传粉前,将所有紫花雌株与蓝花雄株移栽到同一地块(每一雌株可接受任何雄株的花粉),单株收获种子,每株所有的种子(假定数目相等且足够多)单独种植在一起可获得一个株系。则在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       的株系只有紫花植株;有       的株系三种花色的植株都有,且紫花:蓝花:白花的比例为                 。(2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面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2)若②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则相应的①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___________。
(3)若该过程合成的物质是胰岛素,③中合成的物质首先进入__________中进行加工,该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是___,该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4)在该生理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_种。
(5)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这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_____。

经过科学实验已经证实: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越高。含酚酞的琼酯到NaOH溶液中会呈现紫色,通过测量NaOH向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计算出NaOH扩散的体积,再根据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来分析得出结论。请你用琼脂块模拟细胞来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
(1)提供的材料和试剂:塑料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烧杯,吸水纸,边长为8cm的含酚酞的琼脂正方块,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
(2)方法步骤:①用塑料刀将含酚酞的琼脂切成1cm.2cm.3cm的立方块。
②将3个琼脂块放在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将琼脂块淹没,用塑料勺不断搅拌,
浸泡10分钟。
③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取出,用吸水纸将溶液吸干。
④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并测量NaOH扩散的溶度,作记录。
⑤将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琼脂的边长(cm)
比值(表面积/体积)
NaOH扩散深度(cm)
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体积
1
6
X
a
2
3
Y
b
3
2
Z
c

应根据什么测量出NaOH的扩散深度?_____________。预测a.b.c大小的关系
为_____________。。
(3)分析和结论
分析:琼脂块的体积越小,相对的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交换越快;反之越慢。
结论:一是细胞越小,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越高。
二是生物体器官的大小取决于细胞的体积和数量。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细胞的体
积_____________。因为细胞过大,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效率低,不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和能量的需求。

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当图4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总量时,则它们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________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时的________倍。

图l表示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的细胞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 ,正常情况下该细胞核中有_______ 个染色体组,有__条脱氧核苷酸链。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对应于图l中的__(填①或②或③),该细胞染色体组成出现异常,此时产生的细胞③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已知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已知羽毛颜色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两只鸟杂交,F1中黑:灰="1" : 1,且将此F1的雌雄黑鸟杂交,所得F2中黑色:灰色:白色="9" : 3 : 4,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基因B基因

白色灰色黑色
(1)试推出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F1杂交的结果,可以推知F1中黑色雄鸟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中黑色雌鸟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灰色雌鸟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4)F1黑鸟杂交所得的F2中,白色雄鸟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鸡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用字母B.b表示。请回答问题:
(5)现有性成熟的纯种芦花羽毛和非芦花羽毛雌.雄个体数只,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最多只设计两代杂交组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得F1,观察F1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②从F1中选出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得到F2;
③观察F2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6)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7)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测实验结果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