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450.92
6.42
3.21
3.21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
(3)你对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的可信度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2015年浙江卷文综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 ②③④①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D. ④②①③

(2015年浙江卷文综15)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2015年福建卷文综1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2015年安徽卷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