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加碘盐的生产流程如下:
(1)检验母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的方法是 。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
(3)国家标准GB546061-92规定碘盐含碘量(以碘计):出厂产品≥40mg/Kg;销售品≥30mg/Kg。某次实验时向一干净的坩埚中放入5g精盐,加入1mL0.001mol/L标准KIO3溶液搅拌均匀,在100℃恒温烘干1 h,即得碘盐产品,该碘盐的含碘量约为______mg/Kg(保留一位小数),是否为合格产品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4)检验碘盐是否加有碘酸钾,定性检验方法是在酸性介质中加还原剂KCNS,其反应如下:6IO3-+5CNS-+H++2H2O→3I2+5HCN+5SO42-,检验时,除需用KCNS外,还需要使用的一种试剂是 。
(5)使用碘盐时,要防止高温,是因为:① 碘盐中的碘酸钾在560℃开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剩余固体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② 碘盐在热水中,也会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其中一种是无色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根据以上信息写出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自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I~Ⅳ所示。
(1)只根据图I、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2)图I所示实验前要先检验气密性,则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口浸入水中,,则气密性良好。
(3)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但比较图Ⅲ和图Ⅳ两组实验,图Ⅳ实验的优点是。
(4)若用图Ⅳ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
(5)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是(填化学方程式)。
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准确浓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
(1)该实验应选用作指示剂,量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
(2)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3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mo1/L,3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02 |
25.35 |
25.30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初读正确,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洗净,未用标准液润洗
D.滴加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白醋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5)在滴定过程中,当c(CH3COOˉ)>c(Na+)时,则混合溶液呈____(填序号)。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确定
(6)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
亚硝酸钠(NaNO2)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制备亚硝酸钠,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②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探究一亚硝酸钠固体的制备
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O+Na2O2=2NaNO2,部分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
(1)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填字母)。
A.浓H2SO4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探究二亚硝酸钠固体含量的测定及性质验证
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4.000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
1 |
2 |
3 |
4 |
KMnO4溶液体积/mL |
20.60 |
20.02 |
20.00 |
19.98 |
(3)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5)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将0.2mol·L-1的亚硝酸钠溶液和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探究三反应废液的处理
反应后烧瓶A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硝酸,不能直接排放,用NaOH溶液调成中性,再用电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右图所示。
(6)电源正极为(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氯化钙常用于道路融冰剂和干燥剂,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潮等性质。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l2O3、Fe2O3等杂质)制备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使用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6.0mol/L,若用36.5%的盐酸(密度为1.2g/mL)配置6.0mol/L的盐酸1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需要量取36.5%的盐酸mL;配制过程中,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小的是。
A.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
C.将溶液转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转入定容操作 |
D.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少量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
(2)步骤Ⅰ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3)步骤Ⅱ控制石灰水用量的目的是防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滤渣的主要成分有(写化学式)。
(5)步骤Ⅴ所含的操作依次是 、。
(6)制得的氯化钙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测定其纯度:
①称取5.5g无水氯化钙样品;②溶解;③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④、;⑤称量。若得到4.3g碳酸钙,则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若实验操作规范而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是 。
实验题
(1)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O3)。
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10.00mL于锥形瓶中,分别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已知:酚酞变色时,此时只有NaOH与HCl反应,Na2CO3还没有与HCl反应)用浓度为0.2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V(烧碱溶液)/mL |
V(盐酸)/mL |
|
初始读数 |
末尾读数 |
||
1 |
10.00 |
0.50 |
21.52 |
2 |
10.00 |
1.00 |
21.98 |
3 |
10.00 |
0.20 |
24.80 |
试回答:
①滴定时右手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仰视读数
(2)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浓度。已知:2KMnO4+5H2O2+6H2SO4===2MnSO4+8H2O+5O2↑,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移取过氧化氢溶液25.00 mL至锥形瓶中,作被测试样。
②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中,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酸式滴定管原因为。③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