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选项字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2)氧化还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表格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 (mL) |
标准KMnO4溶液体积(mL) |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
| 第一次 |
25.00 |
0.50 |
20.40 |
| 第二次 |
25.00 |
3.00 |
23.00 |
| 第三次 |
25.00 |
4.00 |
24.10 |
①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滴定现象是
②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填选项字母)。
| 难溶物 |
AgCl |
AgBr |
AgCN |
Ag2CrO4 |
AgSCN |
| 颜色 |
白 |
浅黄 |
白 |
砖红 |
白 |
| Ksp |
1.77×10-10 |
5.35×10-13 |
1.21×10-16 |
1.12×10-12 |
1.0×10-12 |
A.NaCl B.NaBr C.NaCN D.Na2CrO4
(共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
(2)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
(3)学生内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
(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A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
B:。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酸度,现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 指示剂 |
石蕊 |
甲基橙 |
甲基红 |
酚酞 |
| 变色范围(pH) |
5.0~8.0 |
3.1~4.4 |
4.4~6.2 |
8.2~10.0 |
(1)该实验应选用作指示剂,向锥形瓶中移取一定体积的白醋所用的仪器是。
(2)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此时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 NaOH标准漓浓度为c mol·L-1,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02 |
25.32 |
25.28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
|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
| C.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
|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
E.滴加NaOH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不必化简):。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测量某溶液的pH |
|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
| C.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
| D.电解盐酸溶液后(盐酸过量),再通入一定量HCl气体时,电解质溶液可恢复到和原来一样 |
E.用广泛pH试纸测量Na2S溶液的pH时,得pH=10.5
F.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一定量的浓盐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2)某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右图),请你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述验证的实验方案:。
(7分)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 ,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 ,
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管1中装药品的顺序为先取 (填“B”、“D”、“浓硫酸”,下同),再加入 ,最后加入 。图中X的化学式为 。
浓硫酸的作用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