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设计了下列实验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选择培养使用的培养基是以_____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是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_____色复合物,最终应挑选透明圈_____ (大或小)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3)实验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方法是_____挑选菌落前,对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
(4)上述实验中,接种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以防止_____。
右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
(1)图中所画5是_______。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向前传导。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轴突末端,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________融合,释放递质到,递质与________上受体结合。因此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_。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______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也可由_______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作用于该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血糖降低还可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 ___,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_______作用。
(3)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部位(填标号)。
图l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色素分子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上;①表示CO2的______甲表示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
(2)图2中物质A是_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CO2浓度为0.003%时 ,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高、低)
下图是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排出抗体的方式叫做______;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______;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________提供的能量。
(2)此细胞需要K+时必须以________方式从外界吸收。此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帮助。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中填数字序号,________上填该序号对应的结构名称)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原核、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西瓜红色果肉细胞的色素主要存在于乙图的[]__________。若乙图细胞是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则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
(4)乙图结构15中产生的CO2进入同一细胞的叶绿体中,需要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