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 外交大事记 |
|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
|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
|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
|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乙、丙 B.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 A.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 B.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
| C.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②邦联制原则③分权制衡原则④民主共和原则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 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 |
| 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 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 |
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
| 增长率 |
-22.8% |
47% |
223% |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
|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
|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