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罗汉果甜苷在传统中药中被用于感冒、咳嗽、喉咙痛、肠胃不适,并可清血。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
处理 |
秋水仙素 浓度(%) |
处理株或种子数 |
处理时间 |
成活率(%) |
变异率(%) |
滴芽尖生长点法 |
0.05 |
30 |
5d |
100 |
1.28 |
0.1 |
86.4 |
24.3 |
|||
0.2 |
74.2 |
18.2 |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
尖,再经固定、解离、______ 、______和制片后,进行镜检。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数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是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的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故称为信息素,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外激素,用于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外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1)材料一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信息。
(2)材料一体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3)微量的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蛾的反应,这说明引诱剂具有性和性。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从而使害虫种群的 _________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____,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蛇是________消费者,属______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_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______千克。
(5分)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课本上说:“一般地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看图理解.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浓度
于向光面, 于B点。
(2)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其侧芽浓度于顶芽,于B点。
(3)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_________。
(5 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 组成生物群落。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 _______的作用。
(2)D代表______________,它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将生物组织中的碳放回大气中。
(3)试提出至少两种倡导低碳生活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下表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表示存在捕食关系)。请分析回答:
被食者 捕食者 |
鸟 |
昆虫 |
鼠 |
狐狸 |
草 |
鸟 |
√ |
||||
昆虫 |
√ |
||||
鼠 |
√ |
||||
狐狸 |
√ |
||||
鹰 |
√ |
√ |
|||
(1)请根据表中食物关系,在方框中绘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此食物网有_______条食物链。
(3)次级消费者有__________;鹰同时占有第______________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