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000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经济困难 B.巩固大跃进成果
C.加强环境保护 D.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据你推测,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A.建国初期,经济凋敝 B.土地革命,国家稳定
C.大跃进,信心膨胀 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分别是指()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16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D.1978、1982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发动了“大跃进” D.实施了“一五”计划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B.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C.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D.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