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背景材料  2012年9月初,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的广西桂林的小学生何玥,病情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汶川地震的时候,何玥不仅把自己存下的零花钱全捐出去,还逼着她爸妈把一个月的工资捐给灾区。生病后,学校的老师、同学来看她,还送来了2000多元的捐款,她都要父亲把捐款捐出去给别人。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1)何玥同学的人生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说明。 
(2)结合何玥同学的事迹简要说明,我们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认识活动的目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杭州某区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扎扎实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边排边整、边整边固”的工作思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种手段,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外来人口管理、利益格局调整中的权利保护问题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该区以社区为基点,打造文明祥和社区。社区居委会通过开展“邻居节”等活动,让居民感受“远亲不如近邻”的氛围,增进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和睦邻关系;主动关注社区困难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组织“老娘舅”、“平安社区”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在矛盾调解、治安防范、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⑴有人认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责任在政府。”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
⑵运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分析该区的做法。(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材料二 2010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其第四部分“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中指出,“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由于历史上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使新疆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新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多样、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多年来,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保护少数民族名胜古迹、珍贵文化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维吾尔木卡姆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2005年‘中国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应当怎么样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重视和保护“木卡姆”等新疆民族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图

材料二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1)简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结合材料二,从“分配机制”角度说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如何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不断进行海外投资和扩张。在“走出去”方面,格力电器是比较早而且成效显著的代表性企业。格力电器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把自主创新打造成一把“金钥匙”,开启“中国创造”的大门,在全球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格力特色的道路。
一是坚持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战略。只有当格力的产品在当地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才会去考虑建工厂。
二是坚持“不急于求成,不盲目在国外大量打广告”的原则,通过领先科技和优质产品打动国外的消费者。创造绿色环保的高科技产品,用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美誉度,而非过分强调销售数量。
三是坚持在发展中国家建厂,不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要展现社会责任。在全球空调企业中首次提出“变频空调一年免费包抉”的承诺。
四是坚持全球布局,整合优势资源配置。国际化不是寻找成本低的生产国,而是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经营依存于全球市场,并逐步建立整合全球科技资源的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材料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与国际地位提高,我国对世界经济格局利益调整的影响日益增强,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上对我国企业投资存在较多疑虑和限制。为此,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贯穿整个广告,意在重新打造与巩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声誉。同时,中国政府还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多管齐下向国际展示“软实力”,一场自主掌握话语权的“战斗”正在打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格力电器在“走出去”方面的经验对我国企业打造“中国创造”品牌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政府打造国家软实力对提升中国制造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已经到了付诸实践的阶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十二五”规划也更加突出民生保障和改善,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建设幸福中国的坚强决心。
材料一国际学术界近十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人均GDP增长和幸福指数增长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幸福指数是指衡量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较快,但是财富分配结构并不合理。有数据显示,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得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月收入越高者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有专家认为,鉴于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比较低阶段,收入的增加是衡量居民幸福水平的硬指标。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已经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材料三 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今年“两会”召开前夕,在与网友交流时,总理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阐述什么是“幸福感”。总理说,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在“两会”结束后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1)简要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角度为“让人民幸福”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三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的依据。(12分)
(3)请谈谈“让人民幸福”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