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图二判断,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是 。
(2)图一中A点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3)图三中,底物浓度为B时,影响酶活性的外界因素是 。
(4)从图四可知,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性。
(1)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作用。
①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和。
②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
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 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
第二步:
实验结果:
(2)萝卜是
植物,图 1 为萝卜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解。
①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该过程中能使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色素是。
②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中的
与
含量相等的情况下,突然分停止供给
,请在图 2 中绘出叶绿体中
含量的变化曲线。
I.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
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
代表的生物为;
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
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3)大气中的
在甲中图示的处(在
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处(在
中选择)可以分解为
。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途径产生
。
Ⅱ.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
加入物质
请据图回答:
(1)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配制的灭菌培养液在成分上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
(2)
中枝条的下端切口处(有/无)生长素,
对比说明:。
(3)上述实验综合分析表明,圆褐固氮菌能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为进一步探究"圆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生根物质",请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灭菌培养液培养圆褐固氮菌。
②将培养物过滤,得到菌体和无菌滤过液。
③实验分两组:甲组试管中加入基质和灭菌水;乙组取若干试管,加入相同基质,再分别加入。
④分别插入同类枝条,培养并观察。
结果分析:如果,则表明圆褐固氮菌分泌了促生根物质。
A.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
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
(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抗体。
B.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
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
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
(2)在与
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
1)累积量最高的是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结构。
2)吸收量大小依次为。
3)
点处的细胞主要靠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
4)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点处的细胞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⑧细胞膜上的多糖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A. |
①② |
B. |
②⑧ |
C. |
⑨④ |
D. |
①④ |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写出两种)。
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模式图(虚线表示神经调节)。请据图回答。
(1)写出
组织器官名称:;;;;(2)是糖皮质激素,则
是,
是,
是。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试据图说明通过反馈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图中■患甲病男生,□正常男性,●患甲病女性,○正常女性)
(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右图
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2)7号的基因型是(基因用
表示)
3)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右。已知II-3无致病基因,Ⅲ-1色觉正常: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1与17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3)上述张、李两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下表;
张某家族 |
李某家族 |
|||||||
9号 |
10号 |
15号 |
17号 |
Ⅰ-1 |
Ⅰ-2 |
Ⅱ-1 |
Ⅱ-2 |
Ⅱ-3 |
A型 |
A型 |
O型 |
A型 |
A型 |
B型 |
O型 |
B型 |
AB型 |
1)16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2)17号和Ⅲ-1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B型的概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