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祲降于天 (          )     (2)天下缟素(             )
(3)长跪而之 (          )     (4)寡人矣 (               )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      B.扶苏数谏故       C.大易小,甚善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选文,发表你的见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不以其道/勋十二转 B.不千里称也/中有足乐者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不饱,力不足, D.一食尽粟一石\遇其叱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4小题,12分)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小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亲旧知如此 B.两膝相比者
C.亦不详姓字 D.真无马邪

用现代文翻译下面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答:

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
(2)箪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
(3)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4)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共3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哪一组?()

A.有仙则 B.斯陋室
故虽有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是人多以书假余 D.无案牍之

其境过清不而获
翻译下面句子。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刘禹锡、陆游生活情趣高雅,个性鲜明,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陶潜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晋书·陶潜传》)
注:①吝情:舍不得。②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③晏如:安然。④来:语气助词。⑤羲皇:古帝伏羲。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为乡邻之所②家贫不能
简贵④拳拳乡里小人邪
选出与“ 亲老家贫”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因为号焉 B.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
C.其境过清 D.能径寸之木

翻译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他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说明陶潜出身于官宦之家。
B.从陶潜所作的《五柳先生传》的自况来看,他虽爱读书,但是读书不很深入,这也导致他的官位不高。
C.陶潜的最大爱好就是喝酒,但是因为家里穷,不能总有酒喝,他的亲朋故旧有时就置酒招呼他去喝,他去就一定要把酒喝完,并且目的是喝醉。
D.陶潜为人耿直自爱,“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就是很好的体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