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qiá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普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之(       )   (2)明(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②忠之属也    

③公将驰之    

④惧有伏焉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乙】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诸军初至石头/至霸上及棘门军

B.

贼众方盛/方七百里

C.

侃从之/隶而从者

D.

若峻攻垒/仿佛若有光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目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

【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    

A.

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B.

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

C.

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

D.

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2)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    

A.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B.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C.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D.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龙井 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 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②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也是苏轼的朋友。③篮舆:竹轿。④霁:雨过天晴。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无与为乐者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郭    

④以不时至,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

霸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

B.相与步 中庭

刻唐贤今人诗赋 其上(《岳阳楼记》)

C. 书邀余入山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从参寥策杖并湖

由是则生 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4)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 :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②非天质之卑    

③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②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4)【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关键信息

学习建议

前提条件

【甲】

业精德成

   

热衷于学习

【乙】

养心探道

第一条建议:②    

第二条建议:③    

全身心投入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 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先主义之,不强逼也。 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 ,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 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 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 ,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疡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归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    

②不宜以一国之望    

③会连卒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B.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C.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D.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

②利入甚多,有裨国用。

(4)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