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MgSO4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生成Mg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只生成Mg(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MgCO3和Mg(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MgCO3和Mg(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MgS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2)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和必要的试剂,证明沉淀物中只有碳酸镁。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编号表示);
②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生成物中只有Mg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若Mg(OH)2和MgCO3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装置和E装置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水的质量,W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____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
实验室需要 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
|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
|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 1~2cm 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 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如果实验室有 15mL、20mL、50mL 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mL 量筒最好。
(4)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的质量为_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 NaOH 溶液浓度__________0.1mol/L(填“>”、“<”或“=”)。
市售乙醛通常为40%左右的乙醛溶液。久置的乙醛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加合物(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在溶液中易被氧化,为从变质的乙醛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原理:
(C2H4O)n
nC2H4O。
(1)先把混合物分离得到(C2H4O)n:将混合物放入____中,静置,分离操作名称为______。
(2)证明是否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放的是(C2H4O)n和6mol/LH2SO4的混合液,锥形瓶中是蒸馏水。加热至混合液沸腾,(C2H4O)n缓慢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的水中。
①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_,冷凝水的进口是_____(填“a”或“b”)。
②锥形瓶内导管口出现气泡,从下到上升至液面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说明乙醛具有___的性质,当观察到导气管中气流很小时,必要的操作是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是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17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 mg·L-1左右。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1)测定目的:测定××牌软包装橙汁维生素C含量。
(2)测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3)实验用品及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②试剂:指示剂 (填名称)、浓度为7.50×10-3mol·L-1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4)实验过程:
①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②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橙黄色,澄清度——好。用 (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5.00 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③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填部位的名称),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
(5)数据记录与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见下表,请计算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② mg·L-1。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MnO4-+_____H2C2O4+____H+ = ____Mn2++_____CO2+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
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 H2O)加入到10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用文字简单描述)。
(5)以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Ag与浓HNO3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硝酸物质的量:反应结束后,从下图B装置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 -1 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2)测定NO的体积: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_____(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成分分析: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