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
鉴于天然气供求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发改委要求把确保居民生活用气放在第一位。如果在唐代,此项工作最终由哪个部门来落实()
A.工部 | B.吏部 | C.礼部 | D.户部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 B.君主集权加强 |
C.内阁取代六部 | D.首辅权力失控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 B.更有利于黄帝集权 |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
《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A.中央官制 | B.嫡长子继承制 |
C.王位世袭制 | D.地方行政制度 |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