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 | 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
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 | B.现实主义 | C.现代主义 | D.浪漫主义 |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
(山东省聊城市07—08下高二期末统考31题)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的印象派绘画艺术曾影响欧洲画坛,后影响到20世纪亚洲的中、日等国。下列叙述最接近印象派艺术特色的是()
A.夸张抽象,着重于内心的主观感受 | B.描绘自然,捕捉光与色的变化 |
C.赞美劳动,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 D.关注体积,通过变形图案组合表现 |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属于现代主义美术的应该是
A. |
《格尔尼卡》 |
B.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C. |
《自由引导人民》 |
D. |
《日出·印象》 |
(安徽省濉溪县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23题)某班举行西方近代美术作品展览,下列美术作品能列入现实主义流派展板的是
![]() ![]() |
![]() ![]() |
A B |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