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H、I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2)有下列物质①CA3 ②GA3 ③EH ④JH ⑤FD2。请将这些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 (填这些物质的序号),其中CA3、GA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CA3比GA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 。
(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rhard Ertl利用光电子能谱证实:洁净L(可用于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的表面上存在C原子,右图为C原子在L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黑色球代表C原子,灰色球代表L原子)。则在图示状况下,L颗粒表面上L/C原子数之比为 。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叫三聚氰胺(结构如图),由于其含氮量高被不法奶农添加到牛奶中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造成全国许多婴幼儿因食用这种奶粉而患肾结石。三聚氰胺中二种环境的N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是 。
(5)M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 
请回答:晶胞中M原子的堆积方式为 ,配位数为 。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冷却结晶、、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编号)。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高温条件下,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通适量的空气可冶炼金属铜,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D、E。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辉铜矿(Cu2S)通适量的空气冶炼金属铜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氧化剂为。
(2)E的浓溶液与Cu发生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利用电解可提纯铜,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
(4)自然界中当胆矾矿与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相遇时会缓慢发生下列反应产生辉铜矿。对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
历史上金、银、铜主要是作为货币金属或装饰品被应用。
(1)金、银、铜常被作为钱币流通,从化学角度来看,主要是利用它们的。
A.硬度适中
B.密度适中
C.在自然界里都可得到纯净的单质
D.不活泼性
(2)一位收藏者有一枚表面是黑色,且有少量绿色锈状物的货币,这肯定是币,黑色物质是,形成这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绿色物质是,形成这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这枚金属币的真面目为色。另外一枚是闪闪发光的黄色金属币,它肯定是币,表面一直未被氧化的原因是。
(3)不法分子有时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币行骗。下列方法中能有效鉴别其真假的是。
A.观察颜色
B.查看图案
C.用手掂量轻重
D.滴一滴硝酸在币的表面,观察现象
已知A、B、C、D、E、F、G、H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G为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B、C、H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化合物C是一种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请填空:
(1)写出E的两种用途、。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
(5)写出一个由A生成H的置换反应方程式:。
如何除去下列各粉末状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选用下面提供的试剂和操作,将标号填在表内。
供选试剂:A盐酸;B烧碱溶液;C氧气;D水;ECO2;F不用其他试剂
供选操作:①加热;②加热熔融;③过滤;④结晶
| 含杂质的物质 |
所加试剂 |
主要操作 |
| (1)SiO2(NaHCO3) |
||
| (2)SiO2(CaCO3) |
||
| (3)SiO2(Si) |
||
| (4)NaCl(Si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