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②③ | D.①③②④ |
下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A.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 |
B.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 |
C.新文化运动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
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生活于
A.汉朝 | B.唐朝 |
C.宋元 | D.明清 |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A.郡县设置与秦统一六国有关 |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 D.分封制的衰落 |
照片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下组照片反映的共同点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签订仪式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 B.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 D.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