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小丽同学在做“海波的熔化”实验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32 |
36 |
40 |
44 |
48 |
48 |
48 |
48 |
54 |
60 |
66 |
(1)海波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海波的熔点是 ℃。
(2)它在第6分钟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分钟。
(3)利用水给试管内的海波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如图是小莹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
斜面的 倾斜程度 |
物块重 G/N |
斜面高度 h/m |
沿斜面拉力 F/N |
斜面长 s/m |
机械效率 |
1 |
较缓 |
10 |
0.1 |
5.0 |
1 |
|
2 |
较陡 |
10 |
0.3 |
6.7 |
1 |
45% |
3 |
最陡 |
10 |
0.5 |
8.4 |
1 |
60% |
(1)小莹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
温度/℃ |
沙子 |
20 |
25 |
29 |
34 |
38 |
水 |
20 |
21 |
22 |
23 |
24 |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物质
C.使用相同的烧杯
③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下图是小明同学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_______J(不计空气吸热)。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________不变。
实验次数 |
斜面的倾斜程度 |
物块重量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10 |
0.1 |
5.0 |
1 |
|
2 |
较陡 |
10 |
0.3 |
6.7 |
1 |
45% |
3 |
最陡 |
10 |
0.5 |
8.4 |
1 |
60% |
小华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
如图: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 反映出来的。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 法。如图: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不变. 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 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相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 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