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回答下列问题。
(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列举一位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2)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谁?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3)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领导者是谁?
(4)结合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谈谈你的感想?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曾经以政治制度、科学思想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什么文件从法律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改良蒸汽机(如图所示)的发明者是谁?蒸汽机的使用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请写出他的一项科学成就(至少两项)?(一项2分,共4分)
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公孙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请回答: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许多成语典故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你能写出三个吗?
“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之盛】
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出现在哪个时期?请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
【政治之盛】
材料二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主题歌:“汉家旌旗蔽四海,暮云飞渡单于台。……五十四年功过凭谁述,甘泉花落尽尘埃。”
(2)材料二中,“暮云飞渡单于台”是什么军事行动?汉武帝励精图治促成的盛世局面是什么?
【外交之盛】
材料三
(3)材料三呈现的神奇商路是什么?开通这条商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文化之盛】
(4)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 作为最高学府,西汉末达万人规模;东汉光武帝还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试分析“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3分)
适时改革(变法),与时俱进。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1)材料一是谁的言论?他在哪国变法实践了“治世不一道”的思想?这次变法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三项改革内容?颁布这些改革内容的帝王是谁?这次改革对民族关系有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说一说以上两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