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吗?针对此问题,小王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猜想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猜想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设计实验]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小王想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热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使其燃烧,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 ;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最后仍平衡。
[实验反思](1)实验中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的原因是 。
小王根据该实验现象,再结合前面所学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的实验探究得出了下列结论:当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 ,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下图)。
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 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
(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___________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
(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已被腐蚀的无色液体(如图)。
将二者混合会产生无色气体。为了确定它们的成分,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探究。
【猜想1】甲同学认为无色气体是氧气,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乙同学认为单从产生无色气体不能确定一定是氧气,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无色气体是氧气。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无色气体是氧气。 |
如果实验验证了无色气体是氧气,那么黑色粉末在反应中起作用。
【猜想2】乙同学认为无色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可能是其他气体,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同学按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无色液体,当反应结束后,发现试管底部仍有黑色粉末。为确定此成分,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1.将试管中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 2.点燃黑色粉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的小烧杯。 |
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粉末可能是。 |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下图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
(1)请将各实验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序号 |
I |
II |
Ⅲ |
IV |
实验现象 |
小花变红色 |
小花不变色 |
小花不变色 |
小花______色 |
实验目的 和结论 |
目的:证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 |
目的:证明水不使石蕊变红色 |
目的:证明____ ______________ |
结论:CO2和水 反应生成酸 |
(2)写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若不做实验I,____(填“能”或“否”)得出CO2和水发生反应的结论;
(4)小芳在上述实验探究中,采用了实验___________的方法。
(5)写出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A装置,A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填装置序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集气瓶内要装___________
(5)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的气体。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若用此法制取甲烷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 (从题目图中A、B、C中选择),可采用___________ 法或___________ 法收集。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实验:
Ⅰ、将x g 氯酸钾与1.0 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3.0 g 氯酸钾与1.0 g CuO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则:Ⅰ中x的值应为________;此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
|
Ⅰ |
50.0 g |
1% |
0.1 g |
9 mL |
Ⅱ |
50.0 g |
2% |
0.1 g |
16 mL |
Ⅲ |
50.0 g |
4% |
0.1 g |
31 mL |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3)丙分别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与等量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作用,比较谁的催化效果好。实验中应通过比较就能达到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