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萌发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 |
种子不萌发 |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 ;
(2)这个兴趣小组共设计了 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
(3)此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4)本探究实验结束时,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丙装置中取出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将其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加碘液,证明玉米胚乳中贮藏的有机物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实验室里,你如何利用甲装置中的玉米种子证明淀粉是有机物?(2分) 。
为验证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植物体进入动物体内,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把一盆栽番茄植株放在玻璃钟罩内(如下图),再把含放射性碳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无放射性)依图中所示输入罩内,然后关闭进气阀。一段时间后,把番茄植株移出,洗去土壤,用仪器记下根系的放射性碳的剂量。再把这些根烘干,切成小块,放到养着饥饿金鱼的不带放射性物质的金鱼缸内,4天后,把金鱼从缸中取出,经检测发现鱼组织内放射性碳超过正常水平。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
A.氧循环 B.碳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2)若要设置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正确的方法应是
A.把番茄换成天竺葵
B.把含放射性碳的二氧化碳换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把土换成蒸馏水
D.把金鱼换成蝌蚪
(3)放射性碳首先必须通过植株的 作用转化成有机物,然后运输到根部。
(4)如果这项实验的研究中,把植株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实验结果将是
;理由是。
(5)简要说明含放射性碳的植物组织进入金鱼组织的过程。
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验证一氧化碳对小白鼠的影响。
(2)材料用具:玻璃钟罩两个,小白鼠2只,一氧化碳气体等。
(3)实验步骤:
① 。
②。
(4)结果预测:
①几分钟后,的钟罩内的小白鼠死亡,的钟罩内小白鼠活动正常。
②设置两组实验的目的是以一组作为另一组的。
(5)为了使实验更科学、严密,你提出的改进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各铺2~4层湿润的滤纸,然后,均匀地摆上10粒饱满的大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几天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见下表)。
甲 |
乙 |
丙 |
|
环境 |
光照 |
黑暗 |
黑暗 |
温 度 |
23℃ |
23℃ |
0℃ |
种子萌发情况 |
发芽9粒 |
发芽9粒 |
发芽0粒 |
请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萌发时由提供营养物质。
(2)实验过程中,对各组实验的观察时间应该是(选填“同时”或“不同时”)的。
(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4)本实验还可以证明光对种子萌发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能得出此结论的对照实验是。
黄河口大米由于光照充足、生长期长、加上使用黄河水灌溉,形成了独特的品质--晶莹透亮、粘度适中、甘醇清香、营养丰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无公害食品"。请分析回答:
(1)东营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生长期长、黄河水中的泥沙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见,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据此写出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3)"大米草-水稻(F8)"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植成功,为黄河口大米增加了新品种。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个品种水稻是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主要储存在水稻种子的中;完整的大米籽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5)有人喜欢用淘米水浇花,他们认为淘米水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淘米水真的能促进植物生长吗?你是怎样认为的,请你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实验加以证明。
你做出的假设是。
你的探究方案为:
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此实验的变量是。
(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见右图),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0分种。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处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