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动脑筋,完成探究:(4分)
小小同学为了探究鱼的侧线能否感知水流的方向,他做了如下实验,他用两条大小、活力基本近似的鲫鱼来进行探究。他采用的办法是:将一条鱼没有采用任何措施,直接放在鱼缸的水中,另一条鱼用凡士林封住侧线,也放入同一个鱼缸,随后,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动水,结果,小小看到得结果是:被凡士林封住侧线的鲫鱼在水中无方向翻动,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鲫鱼很正常。请你根据小小的探究完成探究内容。
(1)你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小小完成的实验是 实验。
(3)探究的结论是: .
(4)如果小小将一条鲫鱼的尾鳍固定,另一条鲫鱼的尾鳍不固定,你预设一下,固定尾鳍的鲫鱼将会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甲叶片的主脉切断(断点上方为A部分,断点下方为B部分);
②用不透明袋将乙叶片全部罩上;
③将装置放于黑暗中处理24小时;
④再将装置放于光下照射4小时,取下甲、乙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观察到的现象:a.甲叶片B部分呈蓝色、A部分不呈蓝色;b.乙叶片不呈蓝色。
请你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现象a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2)现象b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3)在取下罩在乙叶片上的口袋时,发现口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请你帮助他们分析,水珠是由植物叶片的形成的。
(4)在该探究中,步骤(填序号)是为了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请阅读下文,并分析回答:
据新华社电:虫子也可以吃塑料而且还能消化。西安市第八中学高三学生陈重光的这一发现,作为科技成果在省市和全国连续获得大奖。
陈重光家里为饲喂小鸟而养着黄粉虫。她无意间发现铺在养黄粉虫的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陈重光在当生物教师的父亲支持下,把黄粉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喂麦麸和菜叶,实验组逐渐加喂泡沫塑料餐盒片。她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通过称量还证明虫子体重在增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她得出这样的结论: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
⑴陈重光同学通过观察提出的问题是:
⑵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实验设计的句子,并在句子下面画线。
⑶运用陈重光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对环保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⑷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黄粉虫吃塑料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简要设计一个实验计划。
制定计划:
在“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A.B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⑴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A.B两组同学的设计是否科学?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除了上述的探究问题,就“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可以探究的问题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每空2分)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会看到鼠妇,搬开花盆或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他将10只鼠妇放入实验装置的中央,静止5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A区和B区鼠妇的数目并记录如下: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5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
A区 |
4 |
3 |
2 |
0 |
1 |
0 |
1 |
2 |
0 |
B区 |
6 |
7 |
8 |
10 |
9 |
10 |
9 |
8 |
10 |
(1)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实验
(2)小明在装置中设置A区和B区的目的是为了实验中的变量是
(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一只的原因是
(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5)影响鼠妇等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外,还有
①温度②空气③水④生物因素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学习了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后,王亮同学对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的蚂蚁是靠什么完成信息交流的呢?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蚂蚁的个体之间常相互敲打触角,蚂蚁也会用触角敲打食物。于是他猜想蚂蚁的触角有嗅觉作用,是靠触角辨别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他想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共12分,每空2分)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体积相同的砂糖和木屑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②取大小、活动状况相同的10只蚂蚁分成数量相等的A和B两组,A组剪去触角,B组,实验组是组,对照组是组。
③把蚂蚁同时放在砂糖和木屑中间等距离的地方。观察蚂蚁的活动。
(4)预测结果:带触角的蚂蚁准确的找到砂糖并取食;剪去触角的蚂蚁不能准确地取食砂糖。
(5)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