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年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发生于公元前2世纪后期
②“太祖”作为朱元璋的年号可以用来纪年
③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 C.古代建筑 | D.科举制 |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黄遵宪旨在批判清朝的“海禁”政策 |
| B.清实行“海禁”政策有民族自卫的说法 |
| C.“海禁”政策维护了出海者的利益 |
| D.“海禁”政策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 |
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 |
| C.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 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专制制度的衰落 |
| C.西方文明的影响 | D.抑商政策的松动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 ( )
| A.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 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 |
| C.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 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