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这本书诞生之后两个世纪里在西方广为流传。他对汗八里(北京)和行在(杭州)城的描述,让欧洲人觉得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式”的梦幻之城。他描写的“大汗的大陆”和同时代在英国、法国、德国流行的《曼德维尔游记》也“犹如梦境”。……他们盛赞这个国度的广大富有,中国的城市如何繁荣,大汗如何威严庄重。……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遭遇“跪礼”之辱,出访无功而返。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开始改变了。同一年,孔多塞在其《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画卷之概述》中认为,中华民族是停滞、平庸、屈辱、充满偏见的民族。”在乔治·安森的《环球旅行记》中,中国人欺诈、贫困、堕落、愚昧无知又冥顽不化
——《西方误读中国1000年》,《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第七期
材料二: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材料四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1)写出材料一中描述汗八里和行在的著述。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伏尔泰时期是否如伏尔泰所说的“中国政治体制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美国邮政总署发行这枚邮票的背景及邮票所体现的主要内涵。(8 分))
(3)材料四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及中国自身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西方对中国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看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唐太宗在打败东突厥后就如何处理东突厥问题君臣的意见如下: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降唐者尚十万……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今山东兖州)、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首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服……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赌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颜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为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而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其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首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处理突厥的三种意见(不得照抄原句)。
(2)唐太宗最终决定如何处理突厥的? 有什么作用?
(3)唐太宗处理突厥问题反映了贞观年间的政治特点是什么?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谨慎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文雅是滑稽与呆板之间的中庸
高尚是卑屈与顽强之间的中庸
娇柔是病态与坚韧之间的中庸
材料2:好奇心是人类了解自己和环境的一种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好奇心,人类将永远停留在懵懂无知的阶段,问题是引导好奇心的基本想法。如果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意在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那这些问题就是哲学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技术专家力所不及的问题,便可称为哲学问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等等。
材料3: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1)材料1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政治观点?他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2)根据材料2、3,请你说一说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克伦威尔是一位备受争议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发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击败王军,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也有人指责他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恩格斯说“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的人。”丘吉尔说:“克伦威尔在许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最有意思的是英国传记学者艾诗里,1937年在《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一书中力陈克伦威尔的专制、独裁与保守;而20年后出版的《克伦威尔之伟大》却把克伦威尔说成了伟大的民族英雄,并为自己以前的认识而悔悟。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克伦威尔

阅读毛泽东《七律•长征》,回答下列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会议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根据你所学知识,说明长征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哪些困难?

孙中山在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这样说:“今满洲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当于此事。”结合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评述孙中山的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