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度排放CO2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煤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如图所示。

(1)已知①C(s) + H2O(g) = CO(g)+H2(g)      ΔH1=+131.3 kJ·mol-1
②C(s) + 2H2O(g) = CO2(g) + 2H2(g) ΔH2=+90 kJ·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图原电池装置可以完成过程⑤的转化,该装置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压强为0.1 MPa条件下,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①p1________p2(填“>”、“<”或“=”)。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在p1下,100 ℃时,CO(g)+2H2(g) CH3OH(g)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表示CO2与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的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5)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移出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将质量比为14 :15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2) 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五种气体:① CO2② H2③ O2④ CH4⑤ SO2
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
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将224LHCl气体完全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L。
(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g/L。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mol/L。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D、F、X、Y 都是铂电极、C、E是铁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B 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设电解质溶液过量,则同一时内C、D电极上参加反应的单质或生成的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4)欲用丙装置将粗铜(含少量铁、锌等杂质)精炼,G极材料应该是__________(填“粗铜”或“精铜”),电解液中原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设甲池中溶液的体积在电解前后都是500ml,当乙池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时,甲池中所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NH4+、Mg2、Ba2、CO32、SO4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三份100 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1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3
加足量BaCl2溶液,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27 g,第二次称量读数为2.33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l是否存在的判断是________(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3)试确定K是否存在?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D是具有氧化性的单质,A元素属于主族金属元素,则A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若D是金属,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D,其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写出腐蚀时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3)若A、B、C为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在溶液中A和C反应生成B。请写出B转化为C的所有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