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2分,每小题3分)
白 居 易 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 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权贵有嫌出位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B.放纵诗酒今其智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是余有叹焉
D.为游赏乐下有冲波逆折回川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5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一)余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石崇《金谷诗序》)
(二)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欣于所遇,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别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庐:寺庙
B.故列时人官号具:详尽
C.得于己暂:一时
D.况修短随化,终于尽。期:至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元康六年②足极视听之娱
B.①感性命不永②不知老将至
C.①当欣于所遇②孰能讥之乎
D.①已陈迹②阿母汝求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南兰亭,北金谷”,早已为人熟知。石崇创作《金谷诗序》的动机是什么?用《金谷诗序》原文中的文句概括,并适当阐释。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8处)
古 之 学 者 为 己 今 之 学 者 为 人 君 子 之 学 也 以 美 其 身 小 人 之 学 也 以 为 禽 犊 故 不 问 而 告 谓 之 傲 问 一 而 告 二 谓 之 囋 傲,非也;囋,非也。(《荀子·劝学》)
【注】①傲:浮躁。②囋:形容言语繁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末知待。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先主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权。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
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及亮北住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杨武将军。
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权数与芝相闻,馈遗优渥。芝为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馀财。
(《三国志·蜀志》)(有删改)
【注】①枹:鼓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主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累:多次、屡次
B.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擢:提拔,提升
C.汉末入蜀,末知待见:接见
D.权数与芝相闻,馈遗优渥优渥:优厚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②且置土石
B.①乃遣芝修好权②以勇气闻诸侯
C.①魏必上望大王入朝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D.①权见之,语芝曰②见犯死,重负国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
(2)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
第Ⅰ卷文言文中,邓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劝说孙权与蜀国“和亲”?请简要概括作答。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奉璧秦王奏:进献
B.相如因持璧立却:后退
C.其强负:倚仗
D.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逆:迎合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拜送书于庭”相同的一句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何功之有哉
C.其制稍异于前 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胤,字承胤,东莱掖人,汉齐悼惠王肥之后也。美姿容,善自任遇,交结时豪,名著海岱间,士咸慕之。举贤良,辟司空掾,并不就。且天下大乱,携母欲避地辽东,路经幽州,刺史王浚留胤,表为渤海太守。浚败,转依冀州刺史邵续。续徒众寡弱,谋降于石勒。胤言于续曰:“夫田单、包胥,齐楚之小吏耳,犹能存已灭之邦,全丧败之国。今将军杖精锐之众,居全胜之城,如何坠将登之功于一篑,委忠信之人于豺狼乎!况夷戎丑类,屯结无赖,虽有犬羊之盛,终有庖宰之患,而欲托根结援,无乃哉!”续曰:“若如君言,计将安出?”胤曰:“琅邪王以圣德钦明,创基江左,中兴之隆可踵而待。今为将军计者,莫若抗大顺以激义士之心,奉忠正以厉军人之志。夫机事在密,时至难违,存亡废兴,在此举矣。”续从之,乃杀异议者数人,遣使江南,朝廷嘉之。胤仍求自行,续厚遣之。
既至,元帝命为丞相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胤闻石季龙攻厌次,言于元帝曰:“北方镇皆没,惟余邵续而已。如使君为季龙所制,孤义士之心,阻归本之路。愚谓宜存救援。”元帝将遣救之,会续已没而止。王敦素与胤交,甚钦贵之,请为右司马。胤知敦有不臣心,枕疾不视事,以是敦意,出为豫章太守,辞以脚疾,诏就家授印绶。郡人莫鸿,南土豪族,因乱,杀本县令,横恣无道,百姓患之。胤至,诛鸿及诸豪右,界内肃然。咸和初,为平南军司,加散骑常侍。苏峻作乱,温峤率众而下,留胤等守溢口。事平,以勋赐爵丰城子。俄而代峤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假节。
胤位任转高,矜豪日甚,纵酒耽乐,不恤政事,大殖财货,商贩百万。初,胤之代峤也,远近皆为谓非选。陶侃、郗鉴咸云胤非方伯才,朝廷不从。
是时朝廷空罄,百官无禄,惟资江州运漕。而胤商旅继路,以私废公。有司奏免胤官。书始下,而胤为郭默所害,年四十九。
(选自《晋书》,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哉殆:危险
B.中兴之隆可踵而待企:踮起
C.以是敦意忤:违背
D.江州刺史、假节领:率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胤是皇家后裔,是当地的名士,有较高的志向,被朝廷征召为司马掾,他都不肯前去就职。
B.由于兵少势小,邵续想要投降石勒,刘胤为他分析形势并提出投降朝廷的意见,得到邵续的认可。
C.由于发现王敦有叛逆之心,刘胤装病不去任职右司马,因此忤逆了王敦,被调出朝廷去担任豫章太守。
D.代替温峤为平南将军后,刘胤的傲气也一天天厉害起来,以私废公不顾朝廷,甚至报复曾经反对他的人。

把上面文言文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2)如何坠将登之功于一篑,委忠信之人于豺狼乎!
(3)是时朝廷空罄,百官无禄,惟资江州运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