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D县注重用文化乐民、育民、惠民。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断丰富新村建设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品位,总体定位“民居风格协调一致,色调清新淡雅”,充分展现地域文化风韵;突出文化成果共享,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突出文化塑造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魂”,提振农民精气神。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说明D县新农村建设注重文化建设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代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比如说,你发明了一个比红罐凉茶还好的凉茶配方,投产需要启动资金。你没有钱,以前你在亲朋好友中借,今天你却在互联网上喊。有人被你打动了,说行,你干,我们来给你凑钱,这就是众筹。当下,众筹成了最时髦的互联网金融概念。阿里巴巴推出“娱乐宝”,即通过众筹拍电影;百度推出“众筹”频道,同样切入影视作品;京东推出“凑份子”,首批上线12 个产品项目,主攻智能硬件、流行文化两个领域。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看似人人做老板,个个都管事。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如咖啡馆、摄影馆等,都能通过众筹获得项目资金,这为创业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众筹依靠互联网,极大的解决了创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这种新兴模式中蕴藏的风险巨大,人们往往看到了众筹的新潮外衣,却忽视了创业投资的素质内涵。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人人是老板,个个都管事,企业定能成功。”对此,你怎么看?
(2)请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众筹”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政府加以引导。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像“众筹”这样的互联网思维对个人就业、创业、创新有何启示。

材料一:J县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引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实行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分配方式改革;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等。
材料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J县党委强调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探索国企改革的规律,依法推进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J县是如何推进国企改革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2015年8月11日,央行实施的“汇改新政”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报价,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波动是正常的。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经济能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币汇率也能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带来我国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材料一,分别画出并标明进口、出口数量变化曲线,并用箭头在曲线上标明变化趋势,且说明这样变化的理由(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

(2)有人认为,从长远看,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任何波动,会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结合材料二,请评析这一观点。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两年来,已得到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的目标,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历史上,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今天,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决策战略上,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区域。在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天山南北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使我们更感到民族团结的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倡导的原则、理念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的民族团结为什么如此重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一:APEC蓝,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会议期间,在京事业单位放假6天、所有工地停工、11月15日这个本是集中供热的常规时点也被推迟,北京、天津、河北实行道路同步限行,并与山西、山东等省对所有污染企业停产等措施保证了北京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APEC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应该如何留住APEC蓝?家里没客人的时候,自己还能享受这些“方便”吗?专家指出,这些只是权宜之计,要解决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给我国自然和经济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留住APEC蓝,需要我们创新环保理念,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
材料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来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创新环保理念,留住APEC蓝?
(2)结合材料二,分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哲学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