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有0. 1 mol/L的以下几种溶液,①H2SO4溶液②NaHSO4溶液③CH3COOH溶液④HCl溶液⑤HCN溶液⑥NH3·H2O,其中如下几种溶液的电离度(即已经电离的占原来总的百分数)如下表(已知H2SO4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回答下面问题:
①H2SO4溶液HSO4- |
②NaHSO4溶液HSO4- |
③CH3COOH |
④HCl溶液 |
10% |
29% |
1.33% |
100% |
(1)常温下,pH相同的表格中几种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 _
(2)常温下,将足量的锌粉投人等体积pH=1的表格中几种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同温
同压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_
(3)在25℃时,若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CH3 COOH应选用_ 作指示剂,若终点时溶液pH = a,则由水电离的。c(H+)为_ 。
(4)在25℃时,将b mol·L-1的KCN溶液与0. O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溶液pH = 7,则K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_ 0.01 mol·L-1填“>”、“<”或“=”);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
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层且只含有一个电子;B原子的3p轨道上得到一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原子的2p轨道上有一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2p轨道上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6
(1)以下分别是哪种元素(用元素符号填空):
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 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⑴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__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 D.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 |
⑵ ①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同学。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与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写元素符号:A为 ,B为 ,C为 。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是。
(2)写出A、B形成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属(“离子”或“共价”)化合物。E中含键。
(4)D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______族。
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为黄绿色),E是常见的氮肥,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
⑴ D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⑵ D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完成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KOH; H2S;
CS2; NH4Cl;
⑵下列微粒之间,属于同位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固体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正丁烷与异丁烷 |
B.红磷与白磷 |
C.氕与氚 |
D.氯化钠与干冰 |
E.金刚石与水晶
F.氧气和臭氧
G. 13C和14C
H.CH3OCH3和CH3CH2OH
⑶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a)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b)其中氧化剂是,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是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