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变化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1)学校燃烧煤煮饭 ,
(2)给手机的电池充电 ,
(3)用畜电池点亮灯泡 ,
(4)电解水得到O2和H2 。
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有关物质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度/l00g水 |
正丁醇 |
74 |
0.80 |
118.0 |
9 |
冰醋酸 |
60 |
1.045 |
118.1 |
互溶 |
乙酸正丁酯 |
116 |
0.882 |
126.1 |
0.7 |
操作如下:
①在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8.5 mL正丁醇和13.4 mL冰醋酸, 3~4滴浓硫酸,投入沸石。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
②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水洗, 10% Na2CO3洗涤,再水洗,最后转移至锥形瓶,干燥。
③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馏分,得15.1 g乙酸正丁酯。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冷水应该从冷凝管(填a或b)端管口通入。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步骤①“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该操作的目的是:。
(4)步骤②中用10%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该步操作的目的是。
(5)进行分液操作时,使用的漏斗是____(填选项)。
(6)步骤③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18℃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___(填“高”或者“低”)原因是____
(7)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
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利用废铁屑可制备无水氯化铁,实验室制备氯化铁的装置如下图:(已知:废铁屑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1)实验制备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填“K1”或“K2”),关闭弹簧夹(填“K1”或“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
Ⅱ.当时,关闭弹簧夹K1,打开弹簧夹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
Ⅲ.将烧杯中溶液经过操作后得到FeCl3·6H2O晶体。
Ⅳ.最后将FeCl3·6H2O晶体制成无水氯化铁。
(2)当盐酸与A中废铁屑接触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写出H2O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铁制品易生锈,采用电化学防腐的方式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请利用石墨为辅助电极材料,完成铁制品防腐示意图,并做相应标注。
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
(1)假如某醋酸溶液中c(CH3COOH)=0.10mol/L,c(H+)=1.3×10-3mol/L,则此时c(CH3COO-)约为
mol/L;计算此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注: c平衡(CH3COOH)≈0.10mol/L,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
(2)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观察镁条消失的时间)的影响,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 mol·L-1与0.40 mol·L-1的HCl溶液、0.20 mol·L-1与0.40 mol·L-1的CH3COOH溶液、4条镁条(形状、大小、质量相同)、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 K和308 K。
①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
温度 (K) |
盐酸浓度 (mol·L-1) |
醋酸浓度 (mol·L-1) |
实验目的 |
a |
298 |
0.20 |
I.实验a和b是探究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II.实验a和c是探究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III.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 |
|
b |
308 |
0.20 |
||
c |
298 |
0.40 |
||
d |
②若①中实验a镁条消失的时间是20 s,则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下图。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1/2,请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b”、“实验d”的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请注意必要的标注。
(3)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镁的性质、用途等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Mg(s)+2H2O(g)===Mg(OH)2(s)+H2(g) ΔH1=-441 kJ·mol-1
②H2O(g)===H2(g)+O2(g) ΔH2=+242 kJ·mol-1
③Mg(s)+O2(g)===MgO(s) ΔH3=-602 kJ·mol-1。
则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目前,利用金属或合金储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如图是一种镍基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图。
①N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②该合金储氢后,含1 mol La的合金可吸收H2的物质的量为。
(2)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
①Ti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②BH—4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3)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N2+3H22NH3实现储氢和输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NH3分子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
b.相同压强时,NH3沸点比PH3高
c.[Cu(NH3)4]2+离子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d.CN—的电子式为:
(4)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12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ag·cm-3,则晶胞的体积为cm3〔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1)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O |
1.00 |
0.68 |
0.50 |
0.50 |
0.60 |
0.60 |
N2 |
0 |
0.16 |
0.25 |
0.25 |
0.30 |
0.30 |
CO2 |
0 |
0.16 |
0.25 |
0.25 |
0.30 |
0.30 |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Q0
(填“>”或“<”)。
④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2)若以下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电极的电极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