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开展“探寻科技文明的足迹,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本题8分)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
(1)请问从18世纪中叶起,哪一个国家的“旧世界”最先被震撼? (1分)
(2)这场震撼对社会阶级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1分)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3)以上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只需填序号) (1分)
材料三: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了一个“地球村”。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3分)
|
发明 |
影响 |
第一次科技革命 |
① |
今天最重要的陆上长途运输工具 |
第二次科技革命 |
② |
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③ |
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 |
(5)中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请列举一例。(1分)
【展望科技未来】
(6)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准备如何迎接科技发展大潮的挑战?(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前后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材料二: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材料中说的是什么改革?
(2)这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日本成功实行这一改革反映了日本民族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看图
图一图二
材料二: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
读后请回答:(共10分)
(1)阅读材料一,判断图一是指帝国,图二是指帝国。
(2)从这两张图中可以发现在地理位置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在宗教上又有什么不同?
(3)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成就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至少两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材料二:“‘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西周初年周天子采取了一系列制度用以维护统治,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材料四: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赠礼。”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1)材料一应出自哪部法律?它是由哪一个国家的国王颁布的?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初期采取哪两种制度来巩固统治、维持秩序?
(4)试用史实说明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息息相关?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1:“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材料2:“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材料3:“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宗教?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 |
名称 |
创始人 |
创立时间 |
创立地点 |
经典 |
1 |
一世纪 |
《圣经》 |
|||
2 |
麦加 |
||||
3 |
公元前六世纪 |
古印度 |
佛经 |
阅读下图:古代希腊
请回答:
(1)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由上图可知西方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为依托的。
(2)图上标有古代希腊的两大著名城邦,A是,B是。
(3)A这个城邦在谁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鼎盛?而B这个城邦在管理上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