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阳想利用两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帮小阳连接好电路;
(2)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分别为I1、I2,请你用I1、I2和R0表示出Rx,Rx=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与压力大小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较光滑一面较粗糙的长木板、两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

(1)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是因为由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小李同学设计并记录的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压力
长木板表面
木块放置
木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2.2
2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2.2
3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较快
2.2

小李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填猜想序号)是(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
(3)如果他要验证猜想B,他的操作步骤应是:
a、
b、

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来探究。以下就是柯萌和雪莹同学进行的一些小实验:


(1)柯萌同学《塑料片、梳子与头发》的小实验
①用一张硬塑料卡片用相同的力先后快拨和慢拨塑料梳齿(如图1甲所示),可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 ”或“音色 ”)不同。
②在干燥的天气里,柯萌同学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是因为摩擦起电后,同种电荷相互;同时,头发又会随梳子离开而飘起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
③如果沿着图1乙所示箭头的方向用力吹风,可以观察到头发会飘起来,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的地方,压强越(选填“大”或“小”)导致的。
(2)雪莹同学《点亮小灯泡》的小实验
雪莹同学观察小灯泡结构后,利用图2中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就点亮了小灯泡,在图2中小灯泡能够发光的是图。在点亮前,她还连接过另外两个图,其中造成短路的是图,断路的是图(选填“A”、“B”或“C”)。

玮琦同学想探究“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分别是2.5V和3.8V的灯L1和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会使灯变亮,相应地将图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玮琦同学连接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则原因是她将电压表负接线柱可能与(选填“A”、“B”、“C”、“D”或“E”)接线柱误接。
(3)她按照电路图纠正接线后,继续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数
电压/V

实际功率/W
电阻Ω
1
1.6
O.20
O.32
8.00
2
2.5
O.24
O.60
1O.42
3
2.8
O.26
O.73
1O.77

②请你将她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4)实验发现:灯L1的亮度,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
(6)实验结束后,,她与同学们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①梦依同学认为“将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求平均值,可作为灯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家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否认,原因是她忽视了会影响小灯的电阻。
②占鑫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大家对这种说法进行了(选填“肯定”或“否定”)。

浩文和虞勇同学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下表后,通过分析与处理数据,探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实验
序号
物重
G/N
物体上
升的高
h/cm
测力计
的示数
F/N
测力计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
η
1
2
5
0.9
15
74.1%
2
2
10
0.9
30
74.1%
3
4
10
1.7
30
78.4%
4
6
10
2.5
30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____,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
(2)只要滑轮组结构一定,绕动滑轮知道n股细绳,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就可以不需要(填一种测量工具名称),且机械效率的表达式通式为η=__________(用本题中有关字母表示),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3)他们换用图乙所示装置再进行实验探究,又发现: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比用甲装置要做更_______(选填“多”或“少”)的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会更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惠玲同学做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且其小组同学对她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与交流。

(1)惠玲同学实验过程:
a.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图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了。于是,她立即准备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开始测量。可可组长马上给她提示“等等……”。惠玲同学立即明白了,还应将天平,再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b.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c.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d.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e.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2)小组中佳莉同学认为这样操作过程还存在问题,猜想油倒入量筒内,倒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大家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规格
500ml
250ml
100 ml
50ml
空杯质量/g
146
100
46
34.5
杯和剩余油的质量/g
151
103
48.5
35.8

通过上述多次实验,验证了佳莉同学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若实验使用的是100 ml的烧杯,则计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时,需要减   g,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将会比实际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改进惠玲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的总质量m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的总质量m′。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