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a |
|
|
|||||||||||||||
|
|
|
|
|
|
|
|
|
|
|
|
b |
c |
d |
|
|
|
e |
|
f |
g |
|
h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c、g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与g、h、i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i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它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室制取i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3)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溶于强碱的离子方程式为
(4)e与d能形成一种淡黄色的化合物它的化学键类型为 它与h的低价态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NaCl的摩尔质量是; 0.1molCO2的质量是 ,它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在0.5L 0.2 mol·L-1的 Ba(NO3)2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等质量的SO2和SO3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密度为ρ g·mL-1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 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 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如何判断滴定到达终点:
。
(4)如图表示25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序号)________。
A.是a mL | B.是(25-a)mL | C.一定大于a mL | D.一定大于(25-a)mL |
(5)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1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6)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15分)Ⅰ:工业上用CO2和H2在一定条件发生如下反应合成甲醇并放出大量的热:CO2(g)+3H2(g)CH3OH(g)+H2O(g) ΔH1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H2(g)+O2(g)=2H2O(g) ΔH2
则反应2CH3OH(g)+3O2(g)=2CO2(g)+4H2O(g) ΔH=(用含ΔH1、ΔH2表示)
(2)若反应温度升高,CO2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写出在酸性环境中,甲醇燃料电池中的正极反应方程式
Ⅱ:生产甲醇的原料H2可用如下方法制得:CH4(g) + H2O(g) CO(g) + 3H2(g),一定温度下,将2 mol CH4和4 mol H2O通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反应室中,反应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反应进行到4分钟到达平衡。请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刚刚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H2)为;并求此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写出计算过程)。
(5)在第5分钟时将容器的体积瞬间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CO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后H2浓度的变化曲线。
(12分)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 ℃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95 ℃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95℃时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________mol·L-1,Kw(25 ℃)______Kw(95℃)(填“>”、“<”或“=”)。25 ℃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H4Cl 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2)25℃时,在0.1L 0.2 mol·L-1的HA溶液中,有0.001mol的HA电离成离子,则该溶液的pH=,电离度为。
(3)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已知如右表数据)。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式 |
电离平衡常数(25 ℃) |
HCN |
K=4.9×10-10 |
H2CO3 |
K1=4.3×10-7、K2=5.6×10-11 |
(6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电解质溶液Y是。
(2)银电极为电池的极。
(3)盐桥中阳离子向移动(填“左 ”或“右”)。
(4)外电路中电子是从(填电极材料名称,下同)电极流向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