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
GDP相对构成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1978 |
28.20 |
47.9 |
23.9 |
1995 |
19.9 |
47.2 |
32.9 |
2006 |
11.7 |
48.9 |
39.4 |
A.第二产业增长比例最快
B.十四大前后,第一产业逐渐衰落
C.三大产业比例严重失调
D.改革开放是推动三大产业变化的重要因素
某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张明明同学搜集到1947年至1948年部分时间里,国民党统治区黄金、美元、物价上涨的情况。这表明
时间 |
黄金价格上涨 |
美元价格上涨 |
物价上涨 |
1947年2月到12月 |
13倍多 |
11倍多 |
7倍多 |
1948年头8个月 |
62倍多 |
78倍 |
78倍 |
A.战略决战国民党失败恶化了国统区经济环境
B.中共战略反攻导致国民政府的经济完全崩溃
C.国统区的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投机活动盛行
D.美国对华经济渗透,使国统区经济发展困难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 |
C.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
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此段材料不能用来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在西风东渐中存在着地区差异 |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在近代中国往往开风气之先 |
C.近代以来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内地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不仅与近代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中西交流有关,也和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南京国民政府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毛泽东认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干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51页)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突出的是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 B.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价值 |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