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多指症对手指正常为显性,先天聋哑为隐性。一个多指症男子(其母正常)与一外观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多指且聋哑的孩子(多指的致病基因为A,先天聋哑的致病基因为b)。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他们能否生出正常的孩子______,写出正常孩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生出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的孩子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
图甲表示十字花科植物A的CO2同化过程。图乙和图丙表示景天科植物B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细胞内CO2同化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植物B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植物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升高/降低/基本不变)。
(4)植物B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存的干旱环境相适应,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5)以植物A作为实验材料,在暗室内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________(物质)的变化量。
②打开白炽灯,将其光强缓慢调大,液滴将向_______侧移动。
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DNA解旋后方能进行甲、乙两过程,酶1、酶2分别代表_______和_______。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中的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启动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启动_______次。
(3)丙过程中结构③的名称是________;氨基酸②的密码子是________;物质①延长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
(4)甲、乙、丙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差错均有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该变异性状能传递给子代个体的是_________。
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1~9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_____________。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填数字)。
(2)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很可能损伤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数字)。
(3)若将甲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细胞壁与_____________发生分离;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甲细胞染色,则被染成绿色的部位主要是[ ]___________。
(4)a、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3 ]的____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是/否)消耗能量。细胞器[9 ] 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5)若定位在[5 ]中的某些蛋白质错误掺入[1 ],则通过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可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下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使用了工具酶和DNA连接酶,完成目的基因的获取和。
(2)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由两个DNA切段连接成的产物有可能是载体—载体、、重组DNA分子。
(3)第Ⅲ步操作后,还需经过筛选出含的重组DNA分子的胚胎干细胞的过程,才能将该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
(4)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能继续发育成小鼠,其根本原因是。
(5)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形成组织、器官必须要进行。
(6)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否获得动物器官?_______ 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
光合作用速率 (μmol CO2·m-2·s-1) |
气孔导度· (mmol·m-2·s-1) |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叶绿素相对含量 |
|
25℃ |
有菌根 |
8.8 |
62 |
50 |
39 |
无菌根 |
6.5 |
62 |
120 |
33 |
|
15℃ |
有菌根 |
6.4 |
58 |
78 |
31 |
无菌根 |
3.8 |
42 |
157 |
28 |
|
5℃ |
有菌根 |
4.0 |
44 |
80 |
26 |
无菌根 |
1.4 |
17 |
242 |
23 |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
(2)2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
(3)1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①,促进了光反应;②,促进了暗反应。
(4)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条件下提高比例最大。
(5)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