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短文:
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时,花被就展开,露出花蕊,这就是开花。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时间和季节也不同。
前苏联科学家里森特发现温度的高低对一些二年生植物的花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例如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时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的必需条件。
美国科学家加纳尔发现光照的长短也影响植物开花。他观察到美洲烟草在夏日长日照下,株高达3-5米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株高不到一米即可开花。
请据短文回答:
(1)影响植物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
(2)我国北方农民很早就知道春季补种冬小麦,将会只长苗而不开花结实。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请你为他们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其原因是什么?
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小明采集了一些蚯蚓,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瓶中饲养,在放蚯蚓之前,甲瓶装有湿土,乙瓶装有干燥细土,丙瓶空着,结果发现:
(1) 瓶中的蚯蚓死去了,原因是
(2) 瓶中的蚯蚓生活的最好,原因是

人类是如何征服疟疾的?
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到19世纪末,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该发病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科学家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病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20世纪初,一位科学家提出一个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过了若干年,一位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先由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就知道了疟疾的原因,并逐步掌握了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假设是:
(3)疟疾实际是由 引起的。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请帮他们分析回答
(1)如果他们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选择下图哪一个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单一变量是______。若将2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五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______。
(2)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其中 是对照装置。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蚯蚓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