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为3种单质(其中A为固体,B、C为气体),将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溶液呈红褐色,B、C反应的产物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E。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A是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E的电子式:____________,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溶液可以用来止血。
(3)工业上把B单质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_______,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和适当的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中加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I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⑴、H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⑵、写出G、L的化学式G:▲,L:▲。
⑶、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⑷、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A、B、C、D、E、五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A和D,C和E同主族,又知C、E两原子序数之和是A、D两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由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的电子式为 ▲,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 ▲,晶体类型为 ▲。
⑵、B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其他氢化物的沸点高,这可用 ▲来解释。
A.极性分子 B.氢键C.共价键 D.离子键
⑶、D2E溶液呈 ▲(填“碱性”、“酸性”、“中性”),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⑷、0.5L 0.1 mol/L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0.25L0.1 mol/L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放出2865 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⑸、由B的氢化物与C的单质、KOH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产生B的单质。则其负极的电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向其中一份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L该气体(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另一份逐滴加入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 g。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 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_。
⑵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⑶ 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入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硫通常是一种淡黄色晶体,它的蒸气有橙色、无色、红棕色三种,它们都是硫的单质,但是每个分子中硫原子的个数不同,可用SX表示,对三种蒸气测定的结果是:
(1)橙色蒸气的密度折算成标准状况后是11.34克/升,它的分子式为:
(2)红棕色蒸气的质量是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空气的6.62倍,则它的分子式为:
(3)无色蒸气的密度是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64倍,则它的分子式为:。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该过程的现象为:。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灼烧、、称量。
(5)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g。
(6)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盐酸 d.浓硝酸
③滴定到终点时(恰好完全反应)的颜色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