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亚锡(Su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II.SnC1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l]。
回答下列问题:
(1)SnC12粉末需要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在SnC12溶液中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②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I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l═SnCl2+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发生的反应为:SnCl2+ FeCl3= SnCl4+ FeCl2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滴定时,K2Cr2O7溶液应该装在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若取2.0g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 K2Cr2O7溶液40.0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mL |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 min |
|||
0.6 mol/L H2C2O4溶液 |
H2O |
0.2 mol/L KMnO4溶液 |
3 mol/L 稀硫酸 |
||
1 |
3.0 |
2.0 |
3.0 |
2.0 |
4.0 |
2 |
3.0 |
3.0 |
2.0 |
2.0 |
5.2 |
3 |
3.0 |
4.0 |
1.0 |
2.0 |
6.4 |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利用实验1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 v(KMnO4)= 。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乙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选择表中空白处应加入的物质。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mL |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 min |
|||
0.6 mol/L H2C2O4溶液 |
H2O |
0.2 mol/L KMnO4溶液 |
3 mol/L 稀硫酸 |
|||
4 |
3.0 |
2.0 |
3.0 |
2.0 |
![]() |
A.KMnO4 B.H2C2O4 C.K2SO4 D.MnSO4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Ⅰ.已知:I2+2S2O=S4O+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 |
Cu(OH)2 |
Fe(OH)3 |
CuCl |
CuI |
Ksp |
2.2×10-20 |
2.6×10-39 |
1.7×10-7 |
1.3×10-12 |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 ,(填化学式)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 。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①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 。
Ⅱ.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直接水合法生产。
已知: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H=—45.5KJ·mol-1
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1:1)
(4)图中压强(、
、
、
)由大到小顺序为 。
(5)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P2=7.85Mpa,乙烯平衡转化率为20%)的平衡常数Kp= (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本小题提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天然海水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化学元素,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工业上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
(2)常温下,碳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1=4.2×10-7,Ka2=5.6×10-11;次氯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 =4.7×10-8。写出向“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上图。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步骤③通入二氧化硫的目的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步骤⑤蒸馏的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其原因: 。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乙醇 |
-114 |
78 |
0.789 |
乙酸 |
16.6 |
117.9 |
1.05 |
乙酸乙酯 |
-83.6 |
77.5 |
0.900 |
浓H2SO4 |
338 |
1.84 |
(1)写出试管a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导管要插在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原因是: 。(3)试管b中饱和Na2CO3的作用: 。
(4)开始用小火加热试管a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__ 。
(5)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6)若120 g乙酸和184 g乙醇反应生成106 g 乙酸乙酯,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
I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制得气体中常含有少量杂质气体,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气并加以检验,请在下列装置或试剂中,根据要求作出适当选择,并将编号字母填入表中的空格处。
(1)装置:
(2)试剂: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d.饱和NaHCO3溶液 e.碱石灰f.品红溶液 g.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制取 气体 |
杂质气体 |
制取气体的 发生装置 |
除去杂质气体的净化装置 |
收集 装置 |
净化装置内 所用试剂 |
检验制得气 体所用试剂 |
NH3 |
H2O(g) |
II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