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
(1)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象是 ,该实验证明一氧化碳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2)证明一氧化碳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 ,气囊的作用是 。
(3)综合考虑之后你认为要完成该实验探究,相关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 。
田老师为让学生更好理解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在盛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
有白色絮状沉淀 |
② |
将①所得沉淀取出少许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
沉淀完全溶解 |
③ |
在装有硫酸铵晶体的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 |
沉淀完全溶解 |
④ |
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乙酸铅溶液 |
有沉淀 |
⑤ |
将④所得沉淀取出少许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
沉淀未溶解 |
(1)实验①②③研究的蛋白质的特性是 (填“盐析”或“变性”);
(2)补充实验②的目的是说明实验①中蛋白质发生的 (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3)设计对比实验①、③的目的是 ;
(4)针对实验④,小黄同学提出了质疑:使蛋白质发生上述变化的是否为重金属离子.请补充完成实验⑥,供选择的试剂有:鸡蛋清、蒸馏水、食盐水、硫酸铜溶液、浓硝酸.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⑥ |
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
【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
【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 (写化学式).
【探索与拓展】有一份由Na2SO4、NaCl两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将样品全部溶于蒸馏水中制成11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该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试计算:(均需计算过程)
(5)所用B2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所用样品的质量.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假定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将试管b中的混浊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理论上得固体物质2.00g.实验完毕后,发现试管a中仍有黑色固体物质.
(1)【提出猜想】
李华同学:黑色固体物质是木炭
刘明同学:黑色固体物质是氧化铜
王军同学:黑色固体物质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2)【查阅资料】
木炭、铜都不溶于水也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Fe2O3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实验设计】
①将反应后试管a中的固体物质全部转入小烧杯c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e和固体物质f.
②将f全部转入坩埚中充分灼烧,看到燃烧现象.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理论上得固体物质4.80g.
(4)【实验结论】 同学的猜想正确.
(5)【结果应用】
①根据实验相关数据,写出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请对上述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
(6)【实验拓展】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滤液e中含H+(酸) .
王林同学对一位高中同学说的“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同时为了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于是利用所学知识对碳酸钾(K2CO3)、氯化铵(NH4Cl)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补充“①②③④⑤⑥⑦”处的内容,以完成实验报告:
【结论与运用】
取下列物质分别于K2CO3和NH4Cl溶液混合,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 (填字母).
A.稀HCl | B.水 |
C.CaCl2溶液 | D.酚酞溶液 |
K2CO3与NH4Cl两种化肥 (填“能”或“不能”)混用,理由是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小王 |
用 试纸测溶液的 | 溶液的 |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小李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
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
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
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
,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
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反思】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
(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